康强网
会员登入|会员注册|app下载

公立医院招聘

您当前位置:康强医疗人才网 > 全国公立医院招聘 > 四川医院招聘 > 成都医院招聘 > 成都中医药大学招聘
成都中医药大学招聘信息
访问量:
招聘职位:  中医骨伤课题组科研助理
性质: 全职,社招
学历: 博士起
有效时间:  2025-4-25至2025-5-9 [报名中]
联系人:  人事处去报名  看微信免费    
电话:   151****7950 免费看电话
邮箱: 投简历
地址:  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1166号地图/导航
官网:  www.cdutcm.edu.cn/
职位信息
点图片可放大
招聘要求
点图片可放大

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课题组20255月招聘科研助理的公告

根据工作实际需要,中医骨伤课题组拟招聘科研助理共1名,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:

一、招聘对象、岗位及基本条件

(一)招聘对象和范围

面向全国招聘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。

(二)招聘岗位(见职位信息栏)

(三)招聘条件

1.报考者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:

1)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,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,拥护中国共产党,遵纪守法,品行端正,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协调能力,爱岗敬业、诚实守信,事业心和责任感强。

2)身心健康,综合素质好,能高质量履行岗位职。

3CET六级,具备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。

4)有实验室经验,熟悉基本实验仪器操作。

5)熟练操作常用办公软件,具备较好写作能力、组织沟通能力,就读期间发表实验研究型核心期刊、SCI论文、或中医经典相理论、文献相关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者优先。

2.有下列情况之一者,不得报考

1)曾受过各类刑事处罚的。

2)曾被开除公职的。

3)有违法、违纪行为正在接受有关机关审查的。

4)尚未解除党纪、政纪处分的;

5)按照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》、《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(试行)》以及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》的相关规定应当回避的。

6)尚处于试用期内的新录用公务员。

7)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、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》规定,由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认定的失信被执行人。

8)有违反有关规定不适宜报考事业单位的。

二、报名办法

1.报名时间:即日起至20255924:00在招聘的任何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条件、弄虚作假、违反回避制度的,报考或聘用资格一律无效,且责任自负。

2.报名方式:本次招聘仅采用电子邮件报名方式进行,不组织现场报名。报名简历投递邮箱,报名邮件需以岗位名称+姓名为邮件主题。

3.报名需提交的材料:

《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课题组20255月招聘科研助理报考信息表》电子版1份,如实、准确填写表中的各项内容,需按要求在表中粘贴近期2寸免冠电子证件照片;

有效的身份证、毕业证、学位证电子扫描件1份。

其他与报考资格相关的材料和证书。

三、考核方式

对应聘者简历进行初审,择优通知报名人员进入考核环节。考核方式另行通知。

四、聘用事项

以劳务派遣方式进行聘用管理。

五、其他事项

(一)所有录用人员的学历、学位必须通过国家教育部认证。未取得聘用岗位要求的学历及学位者或未能按时毕业者,不予聘用。

(二)应聘者应符合公布岗位的资格条件,报名时提供的有关材料必须真实、准确。如有不符或弄虚作假的,一律取消考试资格和成绩,已签订的协议无效。

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课题组2025年5月招聘科研助理报考信息表

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
及时接收公立招聘通知
附件下载
  • 附件1下载
  • 完善简历邮箱信息,即可获取附件
    完善
    公立报名重点
    规培、职称、证书、教育/工作/实习经历等
    去完善简历  免费制作附件简历 
    单位简介
   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,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。原名成都中医学院,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。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,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、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、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,四川省人民政府、教育部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,国家新一轮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
    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,拥有19个学院、38个本科专业,全日制在校学生2.6万余人,其中研究生4800余人。
    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、硕士学位授权点,首批临床医学(硕士、博士)专业学位试点单位。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、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,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、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,博士后流动站3个。
    现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1个(中药学),国家重点学科4个(中药学、针灸推拿学、中医五官科学、中医妇科学),四川省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2个(中药学、中医学),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,ESI全球前1%学科2个(药理学与毒理学、临床医学)。
    学校有国医大师4人,全国名中医5人,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,俄罗斯工程院和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,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,国家“973计划”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,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,“岐黄工程”专家14人;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、国家级特聘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8人;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,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8人,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,全国中医药创新团队3个,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9人。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、四川省杰出人才奖、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、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等省部级称号19人,四川省特聘专家48人。获批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。
    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、省级一流专业14个;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、省级一流课程98门;省级各类精品示范课程75门;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;学校为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,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、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;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,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。首届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,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,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0项。学校作为教材主编或副主编单位已完成80多部行业规划教材编写,主编人数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三。在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评选中,3部主编教材获全国二等奖,6部副主编教材分获特等奖1部、一等奖1部、二等奖4部,获奖情况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首位。
    近五年来,新增各类科研项目3456项,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06项。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87项,其中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,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项,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,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、二等奖12项。
    建校初期,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中医学、中药学本科毕业生和中医药硕士研究生,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、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学博士。多年来,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、科学技术、社会实践、志愿服务、创新创业活动,形成了具有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的“杏林”系列校园文化品牌。近五年,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学术科研及创新创业赛事奖项、志愿服务类赛事奖项、文化艺术类赛事奖项等210余项,获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。
   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实验室81个,包括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国家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、中药饮片炮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、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(四川)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(三级)、四川省重点实验室、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、四川省社科联重点实验室等。
    学校附属医院(四川省中医院)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临床研究中心,省级中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、中医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、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。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,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,直属医院4所,医联体联盟成员单位103所。
    学校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发展联盟、中国西部中医药高校联盟、四川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,成立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一届董事会,与50余个地方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,与100余家企事业单位、学术机构建立了产学研用合作关系,是全国“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”试点单位和“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建设高校”。
    学校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,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、医疗单位、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、合作关系,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之一,与美国、加拿大、新西兰、泰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学校开展国际教育与交流合作。学校设有“葡萄牙宝德分校”“南非分校”“加拿大分校”等;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(澳门)国际学院;在黑山、德国、白俄罗斯设有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分院;在塔吉克斯坦建设“中国-塔吉克斯坦传统医药中心”;是外交部、教育部“中国-东盟教育培训中心”,科技部“国际科技合作基地”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“中医药国际合作(教育、医疗)基地”及世界卫生组织“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”,联合国人口基金“南南合作培训中心”。
    “十四五”期间,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党建争上游,事业创一流,以新一轮“双一流”提速建设为核心,坚持“人才强校、质量提升、特色发展”三大发展战略,坚持“高质量、高水平、高效能、强特色”发展路径,围绕“调布局、优结构、提效能、促创新”工作主线,以优化“人才培养体系、师资队伍体系、传承创新体系、服务保障体系”为重点,全面构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,传承精华、守正创新,全面建设奋进、幸福、美丽、仁爱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。
    本单位职位
    更多信息
    序号 发布日期 职位名称
    1. 2025-2-7 [已结束]博士师 
    2. 2024-12-16 [已结束]行政岗位 
    3. 2024-1-3 [已结束]分子免疫学研究团队科研助理 
    规培/住培
    更多信息
    序号 发布日期 职位名称 单位名称 工作地点
    1. 2025-6-9 住培:全科、内科、妇产科、麻醉科、超声医学科、急诊科、神经内科、外科、骨科、放射科  晋城市人民医院(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城市人民医院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晋城教学医院、长治医学院晋城医院、晋城市红十字人民医院) 山西-晋城-城区
    2. 2025-6-9 住培:全科、儿科、精神科、妇产科、麻醉科、急诊科、皮肤科、神经内科、内科、康复医学科、外科、外科(神经外科方向)、骨科、眼科、耳鼻咽喉科、临床病理科、检验医学科、放射科、超声医学科、核医学科、口腔全科、重症医学科 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(长治医学院附属第一临床学院) 山西-长治-潞州区
    3. 2025-5-12 中医医师规培学员:中医内科、中医外科、中医妇科、中医儿科、针灸推拿康复科、中医骨伤科、中医眼科、中医耳鼻喉科、中医急诊科  内江市中医医院 四川-内江-东兴区
    4. 2025-5-6 住培:内科、儿科、急诊科、皮肤科、神经内科、全科、康复医学科、重症医学科、外科、外科(神经外科)、外科(胸心外科)、骨科、妇产科、眼科、耳鼻咽喉科、麻醉科、临床病理科、检验医学科、放射科、超声医学科、核医学科、放射肿瘤科、口腔全科 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-天津市-和平区
    5. 2025-5-6 住培:内科儿科急诊科神经内科全科重症医学科外科外科(泌尿外科)妇产科麻醉科放射科 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天津-天津市-河西区
    四川民营医院/诊所招聘
    更多信息
    序号 发布日期 职位名称 单位名称 薪酬范围 工作地点
    1. 2025-4-28 口腔执业医师  宜宾市翠屏区德衽口腔门诊部 10K~20K 宜宾-翠屏区
    2. 2025-4-28 护士  宜宾市翠屏区德衽口腔门诊部 2K~4K 宜宾-翠屏区
    3. 2025-4-28 口腔前台接待  宜宾市翠屏区德衽口腔门诊部 2K~4K 宜宾-翠屏区
    4. 2025-4-28 口腔助理医生  宜宾市翠屏区德衽口腔门诊部 4K~6K 宜宾-翠屏区
    5. 2025-4-28 口腔助理医师  中江县华鑫口腔诊所 10K~20K 德阳-中江县
    法律声明: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

    APP

    微信

    小程序

    康强医疗人才网APP